99久久免费看精品国产一区_岛国搬运工www啪欧美_91亚洲最新精品_国产精品va欧美精品

0532-82260555 15966866688

新建屠宰場必須滿足的幾個要求條件(二)

文章來源:本站 人氣:401 次 發表時間:2024-08-25

四、家畜屠宰衛生要求

  1、淋浴凈體:家畜致昏、放血前,應對家畜淋浴凈體。意義在于:一則可使家畜趨于安靜,促進血液循環,保證放血良好;二則清潔皮毛、去掉污物、減少屠宰加工過程中肉品污染;再則淋浴時浸潤體表可以取得良好的電麻效果。在實際淋浴時應注意:水溫以20℃為易,盡量少用或不用冷水。水流不宜過快、過猛,以免引起屠畜的驚恐,另外,過快的水流沖擊,往往引起屠畜肌肉緊張,造成肌組織中糖原的損耗,對肉質有不良影響。應以各不同角度、方向設置噴頭,保證體表沖洗完全。

  2、電麻致昏:致昏就是在屠宰放血前,應用機械外力或物理方法使屠畜預先失去知覺,處于暫時的昏迷狀態。致昏的目的在于避免屠畜掙扎,保證操作安全,減輕勞動強度,同時,可以減輕屠畜的掙扎痛苦,為宰后肉的成熟過程提供良好的條件。

  致昏的方法很多,目前應用較廣的有四種:錘擊法、刺昏法、電麻法和二氧化碳致昏法。錘擊法已被農業部行業標準廢止。刺昏法多用于牛。電麻法在豬應用較普遍,電麻設備分電麻器和電麻機兩種,電麻強度以使屠畜處于昏迷狀態,失去攻擊性,消除掙扎,保證放血良好為準,操作人員應穿戴合格的絕緣鞋、絕緣手套。二氧化碳致昏法是將比空氣重的二氧化碳氣體注滿一個“U”隧道的底部,使之保存65—85%的濃度,用傳輸帶使屠畜通過隧道。豬在二氧化碳中經歷15—45秒鐘便達到窒息程度,并能維持半分鐘到3分鐘。足夠完成刺殺放血的操作。目前,亦有采用二氧化碳麻醉箱的。二氧化碳致昏法的優點:①屠畜無緊張感,可減少屠畜體內糖原的消耗;②致昏程度深;③二氧化碳可加劇屠畜的呼吸率,促進血液循環,放血良好;④克服電擊法的缺點;⑤效率高(1000頭/小時)。缺點是成本高。

  3、刺殺放血:刺殺由經過訓練的熟練工人操作,采用垂直放血方式,放血方法主要有四種—斷頸法、頸部血管切斷法(放血時僅切斷頸靜脈與頸動脈)、心臟穿刺放血法、真空放血法。國家行業標準規定,除清真屠宰場外,一律采用切斷頸動脈、頸靜脈或真空刀放血法,瀝血時間不得少于5min,廢止心臟穿刺放血法,放血刀消毒后輪換使用。

  4、剝皮或褪毛:剝皮分手工剝皮與機械剝皮二種加工方法,對剝皮的衛生要求:①屠畜在剝皮前須進行清洗,洗凈體表。②剝皮力求仔細,避免損傷皮張和胴體。③防止污物、皮毛、臟手沾污胴體。機械剝皮可以減少污染和損傷皮張,提高工作效率,減輕勞動強度。

  脫毛:脫毛包括燙毛和刮毛兩道工序。國內一般采用燙池浸燙后再行脫毛的方法脫除豬的被毛。要嚴格控制水溫和浸燙時間,豬的浸燙水溫以60℃—68℃為宜,浸燙時間為5min—7min。浸燙時應不斷翻動屠體,使各部受熱均勻,防止燙生燙老,造成刮毛的困難。刮毛力求干凈,不應將毛根留在皮內,使用打毛機時,機內沐浴水溫保持在30℃左右。禁止吹氣、打氣刮毛和用松香拔毛。燙池水每班更換一次,脫毛后采用冷水噴淋降溫凈體。

  5、開膛凈膛:開膛:剝皮或脫毛后立即開膛,開膛取倒懸垂直姿勢。開膛時應小心沿腹白線剖開腹腔和胸腔,切忌劃破胃腸、膀胱和膽囊。

  凈膛:凈膛分兩步進行。第一步:在摘取胃、腸、脾之前先須在肛門周圍作一環形切開,再將直腸內糞塊向腸內擠壓后做結,最后切斷前、后腸系膜根和胃賁門前的食管,再將胃腸脾摘取。第二步:摘取心、肝、肺,先要沿軟肋切開胸腔,再切斷縱隔和心包膜與胸腔壁的聯系,切斷氣管,將心肝肺取出。所有臟器不準落地,心、肝、肺和胃、腸、胰、脾應分別保持自然聯系,并與胴體同步編號,由檢驗人員按宰后檢驗要求進行檢疫。

  6、沖洗胸、腹腔:取出內臟后,應及時用足夠壓力的凈水沖洗胸膛和腹腔,洗凈腔內淤血、浮毛、污物。

  7、劈半:將檢驗合格的胴體去頭、尾,沿脊柱中線將胴體劈成對稱的兩半,劈面要平整、正直,不應左右彎曲或劈斷、劈碎脊柱。

  8、整修、復驗:修割掉所有有礙衛生的組織,如暗傷、膿皰、傷斑、甲狀腺、病變淋巴結和腎上腺;整修后的片豬肉應進行復驗,合格后割除前后蹄,用甲基紫液加蓋驗訖印章。

  9、整理副產品:整理副產品應在副產品整理間內進行。

  內臟整理:摘除附著在臟器上的脂肪組織和胰臟,除去淋巴結及寄生蟲等。翻腸倒肚只能在一定的部位切開,不翻破、不帶糞,胃腸內容物必須集中在容器內或固定地點堆放,切忌隨地亂倒,隨時運往糞便發酵池,不得污染場地和堵塞下水道。洗凈后的臟器應及時發送或送冷卻間,不得長時間堆放。

  皮張和鬃毛整理:皮張和鬃毛整理應在專用房間內進行。皮張和鬃毛應及時收集整理,皮張應抽去尾巴,刮除血污、皮肌和脂肪,應及時送往加工處,不得堆壓、日曬,鬃毛應及時攤干晾曬,不能堆放。

五、禽屠宰衛生要求

  1、致昏與放血:進入屠宰線的活禽應在電擊后立即屠宰,屠宰操作應合理,放血應完全,防止血液污染刀口以外的地方。

  2、脫毛:要快速、完全。

  3、內臟摘除與處理:屠宰后應立即進行內臟全摘除,檢驗體腔和相關的內臟,并記錄檢驗結果。檢驗后,內臟應立即與胴體分離,并立即去除不適于人類食用的部分。屠宰場內,禁止用布擦拭清潔禽肉。

六、兔屠宰衛生要求

  1、致昏與放血:致昏兔時應盡可能選用無痛苦方法;屠宰操作應合理,放血應完全。

  2、剝皮:避免損傷皮張和胴體,防止污物、皮毛、臟手沾污胴體。

  3、內臟摘除與處理:可參考四—9部分。

七、屠宰加工過程中肉品的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關鍵控制點的確定

 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,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特別是入世后,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來往將越來越多,對肉類的質量和安全衛生標準的要求亦越來越高。因此,進行屠宰過程中肉品的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分析,確立關鍵控制點,確立消除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的控制措施,確保危害被置于控制之下,意義重大。

  (一)屠宰加工肉品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分析

  1、動物來源。供屠宰加工的動物本身有某種疾病,或者來自有疫情的地區,可能攜帶某些致病微生物或有害微生物。如細菌病有:炭疽、豬丹毒、結核、傳染性萎鼻、破傷風、布氏桿菌、沙門氏菌、巴氏桿菌、鏈球菌等。病毒病有:痘疹、狂犬病、偽狂犬病、口蹄疫、流行性乙型腦炎、豬傳染性水皰病等。寄生蟲病有:囊蟲病、旋毛蟲病、住肉孢子蟲病、弓形蟲病、棘球蚴病等。而這些是致病性微生物造成屠宰肉類污染的最初來源,也是重要來源。

  2、環境因素:

  屠宰場用水:在屠宰加工過程中,保證水源達到飲用水標準很重要。如果水源受到致病微生物污染,則會污染所有的屠畜及其產品。實踐證明,多數已知疾病是由于腸道排泄物污染了飲水而引起的,糞便污染水源是危險的污染形式之一。

  場所:設備、墻壁、地面及分割臺污染了有害微生物,并沒有及時沖洗消毒、清除污染源而引起屠畜及其產品污染。而設備、墻壁、地面及分割臺污染了有害微生物主要來源于:屠畜及肉品本身攜帶致病性微生物從而污染了設備、分割臺等;屠宰加工過程中內臟排泄物或膿腫破裂等滲出物污染了地面、墻壁或設備等;屠宰工帶菌或屠宰工具帶菌污染肉類;地面等污水污染或害蟲帶菌污染;

  3、工具:屠宰或檢疫刀、鉤如果污染了致病微生物也可成為污染源。工具污染主要是由于在放血、檢疫過程中,接觸有病組織、內臟、血液等,遭到致病微生物的污染。

  4、屠宰技術:屠宰技術的正確與否造成污染的來源之一。如果屠宰技術不正確、不得當,可造成血污、糞污、污水污等,造成肉品嚴重污染。另外,屠體表面的細菌高達103—104/CM2個之多,如宰前不淋浴沖洗可污染燙池、工具及整個加工過程,進而造成肉品污染。

  (二)關鍵控制點

  1、保證屠宰動物健康。一要按照有關規定認真查驗檢疫證明和消毒證明,確保屠宰動物來源于非疫區、產地臨欄檢疫健康、運載工具徹底消毒。二要按要求做好入場檢疫,及時剔除病畜,并采取有關的無害化處理措施。三要在入場大門設立消毒池,保證運載動物車輛得到有效消毒。

  2、保證宰前檢疫確實、到位。一要按“規范”做到宰前檢疫到位,切忌流于形式。二要及時剔除病畜,并按規定做好隔離、急宰及無害化處理工作。

  3、搞好宰前環境衛生。定期搞好卸車臺、檢疫欄(或圈)、隔離圈、待宰圈等宰前環境的消毒工作,保持待宰動物身體清潔衛生,減少致病微生物污染。

  4、保證水質達標。要按《生活飲用水標準》,用衛生水源。同時,要認真搞好急宰間、無害化處理間的環境消毒,并對污水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,嚴防污染環境和水源。

  5、保證屠體衛生。按要求做好送宰動物的淋浴凈體工作,減少屠宰加工過程中肉品污染。

  6、放血時,屠宰部位要準確,以確保放血完全,防止其他部位受傷,否則將在浸燙、脫毛時造成污染。

  7、燙毛池中的水要每4小時更換一次,水溫控制在60℃左右。

  8、取出內臟時,必須注意避免切到或弄破胃腸、膽、膀胱等,避免胃腸內容物、膽汁、排泄物污染胴體。

  9、車間、設備、地面、墻壁、刀具、工作臺、運輸車輛、切割胴體的刀具等要及時沖洗、消毒。每個檢疫員應備兩套刀、鉤,以便在工具遭到病料污染時及時更換。


本文由屠宰機械屠宰設備專業廠家——青島中邦昊通機械有限公司整理編輯,歡迎轉載,轉載時請注明出處:http://xa03.cn/news_show-238.html


相關資訊